新的起床学期开始了 !
早上孩子起床还顺利吗 ?
如果要投票选最让家长头疼的好难事 ,
那“喊娃起床”怕是叫醒一定榜上有名!
01 孩子们为什么起床困难?
没睡好,小妙没睡够
2021年,开学教育部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啦孩通知》 ,提出“重要时间”。起床
·必要睡眠时间。好难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,叫醒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 ,小妙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。开学
·晚上就寝时间。啦孩小学生一般不晚于21:20,起床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:00 ,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:00。
可以看出,如果孩子晚上玩到11、12点才睡,早上7点上学肯定起不来。
而当孩子睡前状态过于兴奋或者身体不舒服时,在睡眠过程中出现踢被子 、磨牙 、做噩梦等表现也会影响睡眠质量,从而导致孩子早上睡不醒 ,起不来。
单纯不想上学
如果你家娃儿只是在上学时怎么都叫不起来 ,而当周末需要早起出去玩时一溜烟就自己爬了起来 ,那说明孩子只是单纯的对上学有抵触情绪,并不是起不来。
遇到这种情况 ,家长们要做的不是催催催,而是了解孩子在学校是否有啥不开心的事。要从根上解决问题 ,孩子才不会用赖床的方式拒绝上学 。
父母生活习惯不好,孩子作息混乱
作为家长平时都是几点休息呢 ?不少爸爸妈妈喜欢晚睡熬夜,早上赖床不起 。因此孩子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 ,不按时睡觉 ,早上赖床 ,时间长了就陷入如此的恶性循环里 。
所以家里有个要早起上学的孩子,家长们首先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,为孩子做好示范。时间久了 ,孩子自然能养成好的生活习惯。
起床需要一个过程
孩子从睡着状态被叫醒然后起床 ,大脑会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转换——先是潜意识接收到“醒来”的指令,接着潜意识会检查下周围环境是不是安全 。
如果感觉安全的话,意识会接替潜意识逐渐控制大脑,切断梦境。然后原本处于休息中的神经系统开始启动,大脑逐渐清醒 ,随后四肢慢慢苏醒。如果强行叫娃起床,就是用外力在缩短这个过程 。所以 ,给孩子点“苏醒”时间 。
“杀伤性”叫醒方式
不少家长感觉早上叫孩子起床太心累 ,每天早晨仿佛都在打仗一样。孩子委屈大哭,家长生气暴怒!一不留神 ,家长就可能采取“杀伤性”叫醒方式,叫娃起床。
“杀伤性叫醒”方式:凡是激烈的砍断睡眠过程 ,使用过大的声音 ,或者不间断的噪音,以碰触对方身体,剥夺睡眠安全感等 ,都是“杀伤性叫醒”方式 。
这种粗暴的方式会给孩子带来极糟的影响 。比如破坏情绪控制、冲动易怒、心境低落 、冷漠麻木,或者哭闹。
以下这些“杀伤性”的叫醒方式 ,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,都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,家长们请先对照看看自己有没有做过?
“歇斯底里”型叫醒
杀伤力:★★★★★
杀伤行为 :冲进房间 ,大声喊“7点了,还不赶紧起 。”
孩子反应:从睡梦中被吓醒,伴随惊吓和嚎啕大哭 。
不良后果:影响孩子心情 ,甚至还会把孩子的睡眠安全感夺走。
“送娃冷风”型叫醒
杀伤力:★★★★★
杀伤行为:跑进房间,二话不说,直奔床边,掀娃被子 。
孩子反应:突然被一阵寒冷惊醒 ,不知所措。
不良后果 :不仅会让孩子身体着凉,更有可能使孩子心生寒意。
“疯狂拍打”型叫醒
杀伤力:★★★★★
杀伤行为:靠近娃 ,不是摇晃,就是一顿粗暴狂拍。
孩子反应:睡眠中被“袭击”,引发孩子愤怒和攻击性行为
不良后果 :不仅不能让孩子养成早起习惯,还会越来越讨厌起床 。
“唐僧唠叨”型叫醒
杀伤力 :★★★★
杀伤行为:宝贝快起了再不起迟到了 ,3分钟后再来一遍。
孩子反应:貌似醒了,睁眼看一眼,倒头继续睡 。
不良后果 :频繁打断孩子起床的“启动过程” ,越叫越起不来。
“制造噪音”型叫醒
杀伤力 :★★★★
杀伤行为 :还不起 ,给她搞点动静 ,不行再来点摇滚 !
孩子反应:被噪声吵醒,一脸懵,附送大量“起床气” 。
不良后果:被噪音打断,导致烦躁的醒来,容易被激惹 。
“全程包办”型叫醒
杀伤力 :★★★★
杀伤行为:孩子闭眼,完成了出门前所有操作
孩子反应 :“我是谁,我在哪里,我是在梦里吗?”
不良后果:缺乏自律 ,做事拖延 ,不负责任。
以上雷区
各位家长你中招了没?
02 家长如何保证孩子睡眠?
1.制定作息表,养成规律作息
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作息计划 ,而不是强制要求孩子必须几点睡,那样往往适得其反。让孩子养成有规律按时入睡的好习惯 ,在孩子体内形成固定的生物钟 ,有助于孩子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。
家长要引导孩子尽可能提高学习效率,作业一旦完成 ,应督促孩子尽快洗漱上床入睡。不要指望孩子玩累了自己就知道睡觉,在孩子玩累的这个过程中,是以消耗掉孩子全部精力为代价的 ,这样对孩子的身体很不好。
2.改正不良的睡眠习惯
孩子中不良的睡眠习惯很常见,比如蒙头睡觉 、开灯睡觉 、睡前剧烈运动等,都会降低睡眠质量 。
一些孩子怕黑 ,所以睡觉时常常是开着灯睡。开灯睡觉是医生们非常不主张的,开灯会影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,干扰人体内褪黑素的分泌 ,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。如果真有开灯的需要 ,可在远离床的位置,开一个低亮度的小夜灯,或是等孩子入睡,家长再关灯离开,千万不要头顶开灯 ,一开就是整夜,长此以往 ,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。
3.高强度学习后做一些具有入睡仪式感的事
学习结束后 ,孩子们的大脑可能还是处于兴奋状态,但第二天还要早起,该怎么办 ?
高强度学习后,孩子不能一下子进入睡眠,这也是正常情况,因为大脑皮层还处于兴奋阶段 。建议睡前,家长可以适当准备一些具有入睡仪式感的事情,比如用热水泡个脚 、喝杯牛奶、听点白噪音或者舒缓的音乐,让大脑收到指令 ,安静下来。
4.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
睡眠环境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,适宜的睡眠环境主要包括 :
(1)卧室保持空气清新,避免噪音,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。科学研究表明,人体最舒服的温度为20至25摄氏度,在20至25摄氏度之间能够快速睡着 。
(2)床铺要软硬适中。
(3)睡眠时卧室尽量处于黑暗状态,避免光源刺激,减少“屏幕暴露”,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平和的睡眠环境。
(4)睡前30分钟避免剧烈的体力和脑力活动 。
5.白天适当锻炼
成长期的孩子适量进行运动,对孩子的发育和健康都有所裨益,但是运动的时间和程度要把握好 。白天的时候可以适当进行跑步 、踢球之类的户外运动 ,有助于提高晚上的睡眠质量;晚饭后要避免剧烈运动,也不适宜做兴奋的游戏 ,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大脑过度兴奋,从而不能早睡。
6.适量补充助眠食物
孩子在睡前不要吃得太饱 ,适量补充有助睡眠的食物即可,比如牛奶 、核桃 、葵花籽、小米粥、大枣、蜂蜜等都是能够帮助睡眠的食物,可少量食用 。
7.父母要以身作则
孩子好习惯的形成 ,说到底父母的引导是关键 。
你晚上拖拖拉拉,追剧熬夜 ,玩手机刷视频,又没有安排好孩子,孩子自然不睡。如果准时给孩子洗漱妥当,看看书,讲讲睡前故事,让孩子逐渐安静下来,熄灯睡觉,孩子也会养成准时入睡的习惯。所以 ,先反思一下 ,自己有没有重视这个问题 ,并且认真地做。
不过 ,很多父母出于工作逼不得已 ,必须晚睡 ,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要晚睡 。如果约定好作息时间,时间一到,家长可以先放下手头的事,陪孩子先入睡 ,等他睡着了,再起身做事。这样做就不会打乱孩子的作息。
8.调整孩子睡眠,家长别心急
家长也不要每天为孩子的睡眠问题而过于焦虑,偶尔晚睡不必太紧张 。
有些已养成晚睡习惯的孩子 ,无法在短时间内调整过来,这时候更不能急躁,要给孩子一些时间做调整。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,譬如这一星期规定晚上10点半睡觉,下一星期再改成10点。
9.及时解决孩子的睡眠障碍
儿童睡眠障碍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影响睡眠的异常表现,多见于2~12岁儿童 。它可以由身体某系统的功能失调引起,也可由疾病引起,能直接影响儿童的睡眠结构、睡眠质量及睡眠后复原程度 。
如果孩子出现睡眠困难 、睡眠障碍等问题,家长需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。
03 7个叫醒孩子的小妙招
在保证孩子每天有充足睡眠的前提下 ,想让孩子早起 ,方式方法也很重要 ,小编为您推荐几个小妙招。
提前告知
前一天晚上告诉孩子,明天早晨你会及时叫醒他 ,让孩子提前有个心理准备。如果孩子已经习惯由你叫起 ,则不须特别提醒。但如果时间改变 ,比如从七点改至六点半 ,最好还是说一句:“明天我会早半个小时叫你哦!”
使用光线叫醒
如果你有可调光的台灯 ,可以逐渐调亮台灯 ,然后开着它 ,悄悄走开即可。光线会替你叫醒他的 ,因为人类从远古时代 ,就是被光线叫醒的 ,光线会唤醒视觉系统 ,由它传递信号给潜意识,并叫醒脑部,启动四肢 ,这是最自然的一种醒来方式 。即安全又有效,完全不需要你费力 。如果家里没有这样的台灯 ,缓缓地安静地拉开窗帘 ,也一样有效 。
使用早饭香气叫醒
把香喷喷的早饭悄悄放在床头柜上 ,香味会通过孩子的嗅觉系统,给大脑温柔的传递“该起来吃饭”的信号。当然 ,用香气怡人的鲜花也可以达到此效果 。
使用音乐叫醒
请选一些舒缓的乐曲,并用小一些的音量 ,通过听觉系统传达信号给脑部 ,叫它醒来。如果有一些特殊环境音,比如清脆的几声鸟叫 ,小溪潺潺等也不错哦。
轻抚叫醒
对于那些睡得较深,不容易叫醒的孩子,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。但切忌一定要温柔,要轻缓 。而且抚摸的顺序要从手开始,然后到小臂 、上臂 、脸颊……如果被子盖得厚,就隔着被子触碰手部或小臂。当孩子缓缓蠕动并睁眼时,微笑注视他,说声“起床喽!”即大功告成。你的手最好是温暖柔软的 ,冰冷僵硬的手会有反效果哦。
轻唤叫醒
先轻微接触孩子的床,让孩子感觉到这个小小的触动。比如双手先按到床上 ,或是先坐到床边。然后小声唤孩子的名字 ,然后说:“现在想起床吗?”征求孩子的意见 ,会让睡眠中的孩子感觉到安全和体贴。当孩子微睁双眼点头时 ,给他一个微笑 ,然后静静走开,让孩子无干扰的完成启动 。
使用同一个方式叫醒
当父母找到一种对方很满意的叫醒方式 ,请坚持一直使用,不要没事就变换方式。形成一个对孩子的叫醒的习惯,不仅每次都能成功地叫醒他,而且还能培养孩子对父母爱与依恋 。
另外,很多专家建议,
人起床时 ,最好先睁眼躺几分钟,
再坐起来,有助于身体健康。
所以,家长们不要要求孩子
在被你叫醒的那一刻就立即起来哦 !
如果大家还有什么叫醒孩子的好方法,
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
来源:京报网综合浦东疾控 、 幼儿教育杂志、新华社 、上海教育 、深圳教育等 。